智慧传媒——传统媒体的救命良药

穆晓靓

互联网的诞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次重大的科技变革,把人们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时代,引发了巨大的产业变革。从1968年互联网横空出世,一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54年,这期间诞生了众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新贵公司,比如国外的微软、亚马逊、facebook,国内炙手可热的腾讯、阿里都是个中翘楚。

不难看出,从办公到购物,再到社交娱乐。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早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互联网2.0时代。毋庸置疑,这种新浪潮对传媒领域的影响也是翻天覆地的。

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怎样让新媒体走向智慧化、智能化成为了无法忽略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智慧传媒专家文旸天一直坚持不懈攻克的目标。

实践出真知,用智能科技实现媒体变革

一只电子蝴蝶在大洋彼岸煽动了一下翅膀,引起的技术革新飓风迅速波及到了全世界,影响之深远,一直持续至今,文旸天就是这场飓风下的一员。

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后,在传媒领域积累了深厚专业知识的文旸天,对于智慧传媒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改进,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有了基本的蓝图。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文旸天先是在足球俱乐部担任随行记者。这期间文旸天在新闻媒体与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媒体策划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涉及领域包括了技术工具支持、内容传播策划,以及营销创收方案,形成了智慧传媒创新的完美闭环。

理论再好,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文旸天深知这一道理,并积极寻求合作。那时的文旸天跃跃欲试,浑身充满了干劲。他说:“我真的很好奇,在智慧传媒”的帮助下,传统的主流媒体可以走到哪一步。与此同时,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某晚报也在积极寻求变革,双方一拍即合。

在为晚报搭建新媒体平台时,文旸天将其擅长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其中,将传统的新闻采编和新媒体的运营管理、经营创收理念完美地融合起来,使某晚报的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传媒+N”的路径模式。在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下形成了精准的平台定位和推送机制,构建了内容丰富的多元化传媒生态。这次变革,帮助该报企业在网微端矩阵总覆盖人群逼近1亿大关,为其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在创新过程中也并非是一番风顺的,策划方案一改再改,期间需要不断观察市场的反应并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技术的创新也需要不断地调试来贴合大众的使用习惯。因此,文旸天认为每一次实践经验都是至关重要的。他说:“优秀的创新方案绝不是一次性的,平台创新依托的技术工具、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等都对整个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强烈的社会责任心驱使下,秉承着让后来人少走弯路的信念,文旸天发布了自己的课题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媒体平台建设中的应用探究》。这一课题为其他媒体平台寻求变革提供了宝贵的可行性经验。

人工智能助力,探寻多种传播途径

2017年到2019年期间,作为足球俱乐部的随行记者,文旸天多次受邀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体育赛事活动。在工作中文旸天并没有停止思考,体育赛事多渠道智慧投放的想法在文旸天心里逐渐成型。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往强势的、作为大家首选的广播电视媒体日渐衰落。以体育赛事为例,只是单纯地直播、转播,受众面和传播范围都面临着很大的局限性。文旸天想:如果能实现新闻媒体的智慧投放,这一现象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内容的传播度和收视率,运营得当还能实现跨平台引流,使平台的经营创收焕发新的生机。

于是文旸天在对比了各平台的媒体生态环境与受众群规模之后,开始经营“某省体育在线”的微博和官网。这样不仅可以牢牢把握住资深球迷,提供第一时间获取赛事信息和展开讨论的平台,还能持续在社交平台上吸纳轻、中度球迷,扩大赛事的影响范围,引发更高的讨论度,从而维持住更高的热度,实现持续营收。光想不干假把式,文旸天说干就干,在不断尝试下,他证明了这一理论是可行的,实现了“智能+”环境下体育赛事多途径的传播,并将其制作成课题研究,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赛事投放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这也给区域性经济带来了正向的反馈作用,实现了用新媒体文化助力经济发展的目标。这一创新不仅仅局限在某个省,它几乎适用于所有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旸天凭借着多年在智慧传媒领域的深耕和创新,荣获“‘十三五’智慧传媒行业科技创新先锋人物”奖,被评为智慧传媒行业国际合作领军人物,其参与的智慧传媒发明成果也备受瞩目。与此同时还作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参与重要课题研究。文旸天表示,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下,他相信智慧传媒一定不会止步于此,智慧传媒还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和更美好的发展前景等待发掘。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都会砥砺前行,绝不放弃”文旸天如是说。

    本文来源:科技产业报
    下一篇